政策解读: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现代化,助力2035远景目标落地​‌——绿源丰谷的“四化协同”实践路径

一、聚焦“农业信息化”目标:构建智慧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底座

绿源丰谷依托自主研发的‌精农云农田管理系统‌、‌蓝鲸云智能灌溉系统‌,将物联网传感器、5G通信、北斗高精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实现从土壤墒情监测、作物生长模型分析到智能农机调度的全流程数据闭环。

  • 政策契合点‌:通过“数据代替经验”(如吉林无人农场通过田间自动监测仪采集10万+组/年数据)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加速《规划》中“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目标落地。

  • 典型案例‌:在梨树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无人农场”,系统实现玉米亩产提升12%,化肥使用量减少18%,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数字化范本。


二、深化“新型工业化”内涵:打造智能装备驱动的农业工业体系
公司以‌智能鲜米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水渠‌、‌智能控制水闸‌等硬件设备为载体,推动农业生产装备向智能化、轻量化、耐久化方向升级:

  • 技术创新突破‌:自主研发的田间自动导航系统(定位精度±2.5cm)已应用于吉林、黑龙江等地30万亩耕地,使农机作业效率提升40%,人力成本降低60%。

  • 产业协同效应‌:与潍柴雷沃、丰疆智能等战略伙伴共建“农机-农艺-农信”融合生态,推动《规划》提出的“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创新工程”实施。


三、服务“城镇化”战略:以智慧农业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通过‌智慧种植托管服务‌和‌新农人培训基地‌项目,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道:

  • 山西吉县智慧果园‌:通过精农云系统实现果品标准化分级,带动当地合作社户均增收3.2万元,吸引12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 大安盐碱地智慧水田‌:蟹稻共作模式+智能养殖系统使土地利用率提升70%,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提供解决方案。


四、领跑“农业现代化”实践:构建可复制的智能农业范式
公司已在‌耕、种、管、收全生命周期‌形成三大核心竞争力:

  1. 技术融合优势‌:集成5G通讯(时延<20ms)、边缘计算(数据处理速度提升5倍)、AI算法(病虫害识别准确率92%)等前沿技术。

  2. 产学研协同网络‌:与中国农业大学黑土研究院共建“黑土地数字孪生实验室”,累计申请专利23项,制定行业标准5项。

  3. 场景化解决方案‌:覆盖水稻、青贮、设施农业等8大场景的无人农场模型,已在东北、华北等6省复制推广,服务面积超50万亩。


企业承诺:做农业“四化协同”的科技引擎

绿源丰谷将持续践行“‌用数据重塑生产力,用智能重构生产关系‌”的发展理念,重点推进:

  • 2025-2030技术攻坚‌:研发基于量子传感的土壤成分实时监测技术、开发农业专用AI大模型(参数规模10亿+)。

  • 社会价值创造‌:通过“黑土地保护数字化行动”计划,未来5年助力东北地区减少化肥污染排放30万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5万人次。

结语
作为国家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坚定践行者,绿源丰谷将以《规划》2035远景目标为指引,持续推动“智能设备替代人力、精准数据替代经验”的农业革命,为“让农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行业”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