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以科技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与企业发展路径

从耕地保护到智慧农业,如何响应国家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粮食安全”和“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明确提出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作为深耕农业科技领域的企业,我们以智能灌溉系统、盐碱地治理技术及智慧农业解决方案为抓手,全面响应政策号召,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一、政策核心:耕地保护与科技驱动的双重使命

耕地保护: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文件要求“严格耕地总量管控”“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强调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公司研发的智能水渠系统pH自适应灌溉阀门,通过动态调节水质与水量,可将盐碱地作物成活率从不足40%提升至80%以上,并减少黑土地流失50%。此外,物联网土壤墒情监测平台实时追踪耕地质量,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达标,直接呼应“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标准”要求。

科技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柱

    • 农机装备升级:推出无人农机,覆盖耕种管收全链条流程,解决盐碱地中指南的问题,响应文件“加快国产先进农机研发应用”要求;

    • 智慧农业场景:集成无人机巡检、传感器回传至大数据平台,实现pH值与盐碱度精准调控,减少化肥使用量10%,资源利用率提升20%。

    • 二、技术适配:从政策要求到解决方案的精准对接

    •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全流程优化
      针对文件“优化建设内容”要求,公司提供“硬件+软件”一体化服务:

      • 硬件田间智能控水蝶阀、水渠智能控水闸阀、田间水位传感器、PH值传感器、土壤盐分传感器

      • 软件系统由移动APP端、PC端和服务器端组成,应用了基于lora通讯的气象站、水闸、水阀、移动是记录仪和各项传感器等硬件设施,无人机远程管理和先进的图传技术,Ai视频图片智能识别技术,该系统能实现农业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大量的智能硬件使用降低90%以上的人员成本;

    • 盐碱地治理的技术突破
      在大安市海坨乡三业村通过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智能水闸,实现土壤盐分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

    • 智慧农业的规模化应用
      全国已有超800公顷农田应用公司智慧农场系统。

    • 三、未来布局:政策红利与产业协同的深度探索

    • 产学研合作
      推动灌溉决策模型优化,响应文件“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目标。

    • 产业链延伸
      开发“灌溉+保险”服务模式,基于作物生长数据定制农业保险产品,降低农户经营风险。


    • 四、结语:科技驱动乡村振兴的未来图景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农业现代化描绘了清晰路径,企业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方案。通过深耕耕地保护、智慧农业与产学研协同,我们致力于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领军者,为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提供长效支撑。